“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我校参赛作品在此次竞赛斩获42项大奖,有28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被授予“优胜杯”奖项。此次竞赛共吸引了河南省91所高校、2444个项目报名参加,参赛作品质量高、涵盖面广,其中我校6 项作品获河南省特等奖,7 项作品获河南省一等奖,6 项作品获河南省二等奖,23 项作品获河南省三等奖,28 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其中我院《“退伍不褪色,校园再冲锋”——退伍大学生重返校园适应性问题调研报告》荣获特等奖,《基于Web技术的实践型智能化数据共享平台》和《交通限行动态优化系统》两项作品荣获三等奖。

基于现实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比赛团队的成立,源于对“电脑120网站”开发中积累的经验广义化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渴望。在李艳华老师和张玥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参加了去年的“星火杯”校内选拔赛并一步步进入“挑战杯”省赛环节。

我认为此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智能化”,在了解Web技术核心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工程算法使得传统网络系统变得更加智能、高效。

筹备过程中困难自是有的,由于整个系统所用到的技术庞杂,加之网络上相关的开源项目较少,论文中的内容偏于理论化,且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网络搜索得到解决。这些大大小小的困难,在指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以及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最终得以解决。

本次参赛筹备中还是有诸多遗憾的,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在项目设计分析环节我们忽略了查找学术文献的重要性,希望要参加挑战杯比赛学弟学妹对相关问题加以重视,预祝参赛者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之所以去参加挑战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想要发挥自身的价值,另一个是想要将我们的一个项目推广开来,以便更好的为学校师生服务。

在参与挑战杯之前我们的项目其实就已经在电脑120里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和李翱,董敬涛三人便组队参加了挑战杯。我们的选题灵感正是源自于电脑,由于信息时代数据量庞大,信息检索困难,我们便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对我们的作品进行打磨,最终形成了我们的参赛作品——基于web技术的实践型数据服务共享平台。

在筹备比赛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我们团队三人一起熬夜整理修改材料,为了缩减与其他人作品的差距,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不断完善项目,真正让我理解了挑战杯的困难和不易。所以想要参加挑战杯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准备,丰富知识储备,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完善项目实验数据,唯有如此,方能夺魁,加油!

因为之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比赛,所以想参加一下证明自己的能力,另外在这个科技时代,有创新的想法并且去实践,我觉得非常重要。

参加挑战杯这个项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准备论文时候因为项目内容很多,细节也很多,而且我们也没有这种写论文的经验,我们不得不加班写,有一次我们三个人在值班室通宵,然后因为太晚了,我的其中一个伙伴就直接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对于其他还没有参加挑战杯的同学们,我想说,不管是挑战杯也好,大创也好,我觉得有想法就要去实践,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选题的灵感主要来自生活,我的项目主要是针对交通限行政策优化的。有次原本是家人驾车送我到车站外出的,但是恰好当天车辆限行,没法进入市区,于是我在路上就想能不能解决这种限号日临时出行的问题,然后建立了这个项目。组队可以根据能力的需求,在同学间寻找队友。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给予了莫大的帮助,经常鼓励督促我们,在写论文时也教导了我很多,因为是第一次写,碰到的问题也很多,老师都一一帮我解答了,最后还帮我修改完善了论文中的很多问题。在答辩前为我们加油鼓劲,时刻关注项目进展。在此我也感谢老师的帮助。

如果想要参加挑战杯,要是自己有相关的想法或者项目,就及时组建队伍并寻找指导老师,建立项目并完善内容,以便顺利参赛;如果没有好的想法也想要参加的话,可以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学习更多技能,在他人寻找队员组队时能够更好的参加。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